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 
 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新闻中心 客户案例 售后服务 招贤纳士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
 
  业务范围
  取费标准
 

联系人:
崔经理 136 8814 3954
李经理 138 8063 4323
电话:028-8611 2678

Q Q :749108044
邮箱:749108044@qq.com
网站地址:www.wshdjg.com 
地址:成都市锦江区滨江西路8号世代锦江D座15层3号

 
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“森林城市”应围绕着民生建设
发布时间:2016-10-18 阅读:1805次   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
来源:光明日报  http://www.chla.com.cn   作者:佚名    时间:2016-10-11

      据媒体近期报道,西安等22个城市被授予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至此,我国已有118个森林城市。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效令人欣慰,未来森林城市如何创建、森林惠民之路如何铺设,同样值得深思。

    翻看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,40项指标赫然在列。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40%以上,北方城市达到30%以上;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%以上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……一个个数字构成现有森林城市评价的硬指标体系。

    测评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森林城市,需要考察这些硬指标,但硬指标背后的软指标更值得关注。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看,森林城市建设能够给当地民众带来哪些福祉、生态资源如何变为经济资源,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硬指标划定的范畴。

   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,“生态立市”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理念,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也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自觉追求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,也是城市的底色。从这一意义上看,“创森”不仅仅是种树,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型。这意味着,追求发展,不仅要金山银山,更要绿水青山;评价发展,不仅要重数字GDP,更要重绿色GDP;考核政绩,不仅要看发展速度,更要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。

    近年来,随着我国做出建设生态文明和“美丽中国”的重大战略部署,森林城市建设上升为一种国家重要实践。可以说,“国家森林城市”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****荣誉,也是对城市生态建设成**的****评价。从园林城市到森林城市,名称的改变也昭示着,森林与民生的融合更加深入和全面,森林惠民效应更加彰显。

    然而从科学角度看,树木的生长有其周期和过程,“创森”的效果也难以********,大量投入换来的往往是“看不见的政绩”。因此,“创森”不能急功近利,不能为“创森”而“创森”,而是要用科学精神与科技手段,提升森林城市建设效果。在“创森”的过程中,不是围着指标转,而是围着民生建。要让森林城市建设成为老百姓自己的事,让公众既成为“创森”的受益者,更成为“创森”的主力军。

    绿色是****的发展,生态是**普惠的民生。要通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,增加城市森林绿地面积,使老百姓出门能见绿、游憩在林下、休闲进森林;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,带动地方经济,让“创森”红利惠及更多百姓,让林农钱袋子更鼓;要建设“林城一体、林文相融”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和繁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,在全社会传播绿水青山**是金山银山、绿色**是资源、生态**是财富的生态观,**终实现“城在林中、林在城中、林水相依”,让百姓实现“诗意般地栖居”,享受高品质生活。这些,才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
  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
联系人:崔经理 136 8814 395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经理  138 8063 4323        电话: 028-8611 2678
QQ :749108044    邮箱:749108044@qq.com      
网站地址:www.wshdjg.com     
地址:成都市锦江区滨江西路8号世代锦江D座15层3号
备案号:蜀ICP备15007629号-1